城市提升 市民收獲了幸福感
——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熱議遂寧城市變化
三館開門迎客盡顯遂寧文化底蘊
博物館、規劃館、科技館開館后,客流量每日劇增,是市民節日出行,孩子接受教育的好去處。 劉昌松攝
9月30日,市文化中心博物館、規劃館、科技館開館,國慶期間更是成為了熱門的“打卡地”。
“博物館、規劃館、科技館開館后的客流量每日劇增。”談到市文化中心的盛況,市文化中心金牌講解員賀粟顯得特別激動,“本來我們還擔心市文化中心位置太偏沒有人來,沒想到來參觀的人這么多,每天我們都是全員出動,雖然很累但也很開心。”
“這里的展館不僅具有現代感,更充滿科技感。”市人大代表張緒炳說,這些展館讓遂寧文化“活”在了市民的眼中,很不錯!
“三館開門迎客,是一個城市文化提升的一大步。”市政協委員邱何鵬表示,這不僅豐富了人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,同時也為全市文體事業的大發展、快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。
市政協委員鄭玲則認為,市文化中心讓人們了解過去、規劃現在、感受未來,對下一代的成長也有重要的意義,是市民節日出行、孩子接受教育的好去處。
“遂寧綠水環繞、生機盎然,絕對稱得上生態城市。”10月6日,在規劃館,來自上海的游客吳啟遠看著墻面上的一幅幅展圖,不由發出贊嘆。
“這些歷史文物非常精美,讓我感覺自己都穿越了。”在宋瓷博物館,看著館內“活靈活現”的文物,來自湖南的游客張勁成很興奮,拿著手機不斷聚焦著眼前的一切。他告訴記者,看著這些文物,猶如沿著歷史的“腳印”見證著遂寧的古今變遷,感受遂寧的歷史文化底蘊。
“我對遂寧的印象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,那時候的遂寧在科技方面相對落后,如今已‘脫胎換骨’,到處都是遂寧科技發展的碩果。”來自江蘇的游客閔世國稱,一個城市的發展,科技就是一面“鏡子”,它代表著城市的“面子”,更是“里子”所在。遂寧在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,不僅展現出了遂寧科技的與時俱進,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科技的強大,而這些先進的科技正逐步融入遂寧百姓的生活。
華燈璀璨閃耀綠色之城更有魅力
圣蓮島水幕燈光秀 宋敏攝
“我愛您,中國”“我愛遂寧”……每天晚上,行走在遂寧城中,都能看到東旭錦江國際酒店閃耀著的巨大屏幕在對祖國、對家鄉深情告白。
“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燈光秀時,內心感到十分震撼。”安居區人大代表羅世芳說:“這幾年遂寧變化真的很大。什么是幸福感?我認為這些燈光秀就是城市發展帶給人們幸福感的一種體現。”
和羅世芳一樣,市政協委員敬培剛同樣認為,燈光秀提升了遂寧人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。“燈光秀提升了城市的格調,讓城市提升了一個檔次,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,豐富了遂寧人的生活。”
蓬溪縣人大信息與研究中心事業干部蘇先建說:“2004年我來到遂寧,這15年里我看到了遂寧翻天覆地的變化。這些燈光秀勾勒的不僅是遂寧的現在,更會照亮城市的未來。它讓每一個在這里生活、居住的人都充滿信心,相信城市會越來越好。”
“這江景與燈光的相互照應,讓夜晚的風景別具特色,簡直太完美了。”在市城區濱江路,來自河北的游客吳光致看到眼前的美景激動不已,他一直不停按動快門,恨不得把各式各樣的燈光美景都裝進他的相機里。吳光致稱,遂寧原本就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,如今加上亮化提升工程的點綴,更是將遂寧的夜晚“打扮”得璀璨奪目。在絢麗的燈光下,遂寧城市顯得格外生機勃勃,令人流連忘返。
在市城區靈泉路,來自福建的游客劉海陽正拿著手機對著靈泉寺周圍拍照。“剛剛發了幾張圖到朋友圈,大家都覺得太美了,已經有50多個贊了。”劉海陽稱,他也是看到朋友圈的美圖來遂寧游玩的,讓他沒想到的是,遂寧燈光秀如此讓人著迷。“下次我還會帶上我的朋友一起來,相信他們會和我有一樣的感受。”劉海陽表示,從燈光美景到城市繁華,從市民的熱情到城市的品位,都讓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“親和力”。(全媒體記者 范晶 顏朝輝 楊月梅 呂苗)
遂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:[email protected] 舉報電話:0825-2321500
地址:四川省遂寧市遂州中路718號 郵編:629000 電話:0825-2321500 傳真:0825-2324488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51120170008 蜀ICP備05003517號 川公網安備 51090302000108號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川B2-20110150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川)字第101號
遂寧市互聯網不良與違法信息舉報中心電話(傳真):0825-2988759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